中国纤维品牌时代

发布时间: 2018-10-26


在中国,品牌的核心是能够直接影响消费者,消费者实际上并不是为了决定是否购买而看到和触摸产品,而是在购买品牌或产品之前就已经有了意向
从过去十年的发展历程来看,尽管中国化纤工业的技术进步明显,设备和制造水平日益完善,规格品种日益丰富,产品差异化率不断提高,纤维和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扩大,但客观上,十年来,化纤行业的发展仍处于数量增长的主流,在产品开发、新产品营销等方面与传统化纤生产大国或地区相比仍有差距
从未来十年来看,世界化纤工业格局正在悄然改变,上述因素的差距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。中国纺织化纤产业的发展正从数量增长到品种、质量提升、转型升级,创新发展已成为纺织化纤行业发展的主题;全球化纤产能进一步向中国转移,传统发达产能、产量在国家和地区持续萎缩,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动力明显不足;中国经济增长处于转型期,经济增长的动力更多地来自内需,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国内中产阶级的个性化和差异化需求将逐渐成为消费的主流;随着化纤总产量的提高,国内化纤企业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,在规模化、成本无法取胜的情况下,竞争将转向产品差异化和高附加值,当然,由于国内纺织化纤制造设备和技术水平的提高,客观上为化纤企业的新产品研发创造了有利条件
国内化纤行业在新产品研发方面与传统化纤制造国家和地区相比,差距不仅体现在自身研发能力和水平上,还表现在纤维品牌建设和新产品营销的价值和能力上。在“十一五”期间,差距趋于缩小,差距没有明显变化。两个方面:其实差距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,前者在差距之后会直接导致差距无法弥补,而后差距的存在会间接影响前者的缩小。
就行业和企业而言,往往会在价值差距之前看到一种差距,因此忽略了后者。但在品牌建设和向市场推广新产品的差距没有解决之后,之前——研发能力和水平的差距也很难得到大的改善。
通过对化纤新产品,如莱卡、竹纤维、大豆纤维等营销案例的分析,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企业在新产品营销和成功案例中存在很大差距,具体表现在:
首先,品牌建设薄弱。我国化纤行业发展相对较晚,行业还没有强大的“百年老店”。此外,大多数企业注重销售,不做市场;注意盈利,客户不注意做;只做直接下游,很少做终端消费。品牌建设是一项持久的工作,没有内涵,没有文化,没有信誉,没有坚持不懈的精神,品牌只会停留在一个象征性的名字里。
国内企业在品牌推广和维护方面,与国际知名企业等存在较大差距,产品定位不准确。一个新产品进入市场,首先要确定自己的需求和适合市场的新产品,如果盲目进入,确定不需要等到市场,它肯定不适合,时间不存在,因为它不仅是自己的“疲惫”、“疲惫”市场和消费者。即使已经占据了部分市场,也很可能无法继续。
缺乏品牌文化。一个品牌能够吸引消费者,除了其优秀的产品质量和强大的功能外,品牌的背后应该还有许多其他吸引眼球的附加值,包括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,而不是质量和功能,这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关注。